1200多年前,杜甫来到成都,颠沛流离的一生中有了轻愉的一笔。在这里,他留下大量清丽明净的诗篇,让后世一窥唐代成都的风韵,更留下草堂,让诗圣悲天悯人的精神以物化、可感的形式长存人间。
成都诗人之于中国诗坛
成都贡献的诗人难以计数,从现代到当代,被成都滋养过的诗人数不胜数:冯至、臧克家、何其芳、流沙河、北岛、舒婷、柏桦、韩东、翟永明、杨黎、于坚、石光华、何小竹……在这些诗人当中,有的在成都土生土长,有的是短暂停留,有的则来到成都生活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他们进入了中国诗歌史册,或是某一诗派的领军人,或仍站在诗潮的先锋位置。
杜甫写成都的诗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2).gif)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登楼》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摄影 韩杰

加强国际合作 传承天府文化
8月31日上午,草堂书院与巴黎&纽约书院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藏经楼会议室隆重举行,四川省文化厅、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文广新局、成都市教育局等有关领导和嘉宾出席了签约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