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看錦江 富有文采和詩意
錦江又稱濯錦江。因為漢代成都織錦業發達,成都設有錦官城,故稱之為濯錦江、錦江。周嘯天介紹說,古往今來,描寫和歌頌錦江的詩歌層出不窮。在詩人心中,“錦江”是重要的靈感來源。“關於錦江,最著名的詩句莫過於杜甫的‘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登樓》),和劉禹錫《浪淘沙》‘濯錦江邊兩岸花,春風吹浪正淘沙。女郎剪下鴛鴦錦,將向中流匹晚霞。’‘錦江’這個名稱,在詩人心目中,不但饒有歷史內涵,而且富有文采和詩意。”
在周嘯天看來,這與成都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有着深厚的關係。“江河與濕地不但有利花草樹木的生長,而且有利於水鳥的棲息,杜甫有句詩‘一行白鷺上青天’(《絕句》),就是成都錦江上空的寫照。
著名評論家李明泉曾說,“與白鷺相遇,與白鷺為伴,讓我們平凡的日子有了耀眼的光亮,有了暢快的呼吸,有了眺望的遠方,有了追逐的渴望……也有了熱愛這座城市的新視點新韻味新希望。”
詩人游錦江 寫下成都的繁華富足
五代兩宋時期就形成規模的“游錦江”活動,不僅是民間的習俗,也是詩人們的一大樂事,在詩歌史上留下燦爛的篇章。除了人人耳熟能詳的名篇,周嘯天還介紹說,唐人高駢《錦城寫望》:“蜀江波影碧悠悠,四望煙花匝郡樓。不會人家多少錦,春來盡掛樹梢頭。”寫的就是錦江兩岸花木讓人產生的錯覺,彷彿有許多蜀錦掛在枝頭。
清人尉方山《錦江絕句》:“錦里名花開炯炯,花光掩映秋光冷。漁舟一葉盪煙來,劃破錦江三尺錦。”這是寫錦江水上行船所產生的“好故事”。
清人沈廉《錦江觀潮》寫道:“桃花落盡春水生,錦江忽作輥雷鳴。奔流欲轉草堂去,大聲撼動芙蓉城。兩岸迴旋如走馬,飛騰上下馳流星。浪花排空百丈立,銀河倒瀉天為傾……”
從這些流傳千古的詩篇中,成都繁華富足遊樂風盛的景象可見一斑。“民國版省志簡編對成都平原風俗的描寫是‘成都平原及德陽、綿竹、羅江為一區,其間地狹而腴,民勤耕作,境內無寸土之曠,歲二三收,故家給人足,其人殷富秀敏,多慕文學,文教彬彬,俊乂輩出。’‘游錦江’活動之盛,就是這種風俗的反映。’”
正逐步呈現的“夜遊錦江”開啟成都夜遊新業態,給本地市民和外來遊客帶來新鮮有趣的生活場景和消費場景。接受記者採訪時,周嘯天也表達了自己的期待,“景點盡量融入成都市的歷史文化內容、意象,並展示成都40年改革開放的最新成果,使客人們通過不長時間的遊覽,對成都這個積澱深厚的歷史文化名城,留下深刻的印象。”

時尚錦江夠酷炫
錦江水悠悠,船隻來往,承載着成都的故事。如今,在成都春節的新場景中,成都市民和外地遊客也能穿越時空,感受老成都的閒情逸緻、新成都的優雅時尚。 錦江沿岸中又有着哪些老成都的歷史人文、民俗故事、詩詞歌賦?文史、文博、民俗等領域的專家帶你暢遊錦江,帶你走近美崙美奐的天府文化。
2019年02月07日

燃!《伎樂·24》復現古典成都輝煌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從大年初一至初三,作為夜遊錦江的一大亮點,《伎樂·24》夜遊版在合江亭上演聲光色融合一體的視覺盛宴,前蜀宮廷樂舞盛景將穿越時空上演。 永陵博物館專家為讀者揭秘了《伎樂·24》背後的故事。